top of page

「同學仔真的在有效率地讀書?」

已更新:2022年3月21日


出身補習社這行業多年,多多少少都見過學生百態。對於如何有效率地讀書,也算是有些許心得分享。


「有效率地讀書」。首先「讀書」是關鍵詞,我理解為熟讀課本,包括:理解實驗原理,理解定義,背誦詞解課文,背熟formula等等。另外「有效率」也是關鍵詞,意思是如何讓你讀的書能最大化回饋在你的考試之中。


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讀法,但我認為大家都有異曲同工之妙——理解>做題目>背誦。


以我接觸最多理科學生為例,剛剛接手的同學仔,並非完全對課題沒有概念,其實是一知半解。實驗記一半,定義記一半,背定義但不知屬於哪一課等等。


所以有效率讀書第一步:讀書。


同學仔要仔細理解課本或者筆記。包括定義,方程式,實驗原理,實驗爭議等等。切記!要十分仔細


仔細到什麼程度?例如讀物理的同學:牛頓第一定律的課題


(1) What is Newtons first law ?

(2) Relationship with law of inertia?

(3) What is inertia?

(4) What is unbalanced force?

(5) Straight line or curve at constant speed ?

(6) Any experiment to support?


每次都要問清楚自己是否每一個字都徹底理解。


為了更加完善讀書這一步,有效率讀書第二步:做題目


對於「做題目」,我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,尤其是讀文科同學們溫習數學的時候。同學仔常說數學沒什麼好溫,於是就打開課本看兩眼formula就當作溫習完。




但其實做題目就是理科第二關鍵的溫書步驟,同時鞏固你第一步讀書。

做題目應該選擇由淺至深的聯繫去做,由定義性質的題目>常見應用性質的題目>高難度分等級性質應用性質題目。


「定義性質題目「通常是全文字的提問,而「應用性質的題目」就關乎計算上的提問。例如以本中心最擅長的物理:


做題目花的時間應該是有效率讀書之中最多的。同學需要許多時間,選擇題目,操練上百條題目,先可以真正鞏固到你對於該課題的理解。以至於你可以扣連未來的課題,每一次考試都不需要重新溫習,只需要做些許題目便能重拾記憶。所以建議同學應該要保持每學一個課題,便輔以小量題目,定時操練累積。


最後一步是背誦。


對於背誦,並不是背誦定義和formula等等,這些應該是屬於第一步讀書。背誦的意思是指:背誦做完題目之後的失誤。例如:一些奪星題目少見的答案,偶爾忘記的大意等等。


這個步驟可以徹底鞏固你在該科目餘下細節性的漏洞。


完成以上這些步驟,才是有效率讀書。


另外我亦有小小tips給同學仔。當同學在做題目的時候,書本的聯繫固然不足夠,因此買練習之後並不建議一次過大量一個一個chapter地操練,之後就不再溫習。應該偶爾要混合不同的課題操練,避免遺忘太早的課題。


對於讀書如果大家有什麼疑問,歡迎到本中心報名進行免費試堂。

高軒教育:炮台山補習社、天后補習社。專攻DSE數學補習,物理補習,化學補習,生物補習,經濟補習,以及BAFS補習。希望以上的有效率讀書步驟,可以幫助大家在疫情期間齊齊奮鬥,啟發大家在這條學海之崖越走越遠。









Kommentarer


bottom of page